楼夏庄(彭淑玲)

 

楼夏,是一个村庄的名字。相传因明代文士夏雷所造楼于此得名。

 

在行政规划上,楼夏只是一个村。但是交通很便利,当年去上海,都是要从这里经过的。因为交通上的便利,还有当地人的勤劳智慧,这个村很早就与富裕联系在了一起。给外人摆出的,是一个小镇的气质。曾经的楼夏村,对于整个颜单镇来讲,有一种深圳特区的感觉。

 

我还记得,是在一个油菜花开的时节,去过这个小镇。楼夏小街不大,但很整洁、讲究、别致。旧街,青石板,凹凸不平。走在上面,可以听到脚步的回音,仿佛是听见到心跳。小街上的人,内心是存了些骄傲的。像是大城市集体下放到了农村的知青。在我小的时候,有同学是楼夏的,她们身上也有一种不属于小村庄的优越感。

 

小街上的建筑,多半是新中国时期以后的建筑。二层小楼,青砖青瓦,单家独院,是好日子的象征。没有几进几出、幽深神秘的深宅大院,也没有断壁残垣、青苔荒草从生的败落人家。可依然有古意,一种很轻盈的古意,不沉重压抑。有些人家,用的是旧上海大户人家的家具,木色沉重,做工考究,甚至有欧美气。小镇人家的院子里,有洁白的梨花探出墙头来,含蓄的美丽,比红杏出墙更能诱惑人。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在小街上走着,不自觉的会想起这句诗。

 

村里原有一所上好的中学,名为群英中学。曾经的群英中学,是所私立中学,建于民国14年。在整个盐城市,都是出了名的。据当地人回忆,是纯木质结构的小楼,雅致、静谧,让人想到书香与时光。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因为担心成为敌人的据点,放火烧毁。旧址早已不在,连图片也没有,但精神却留在了当地人的心中。提起群英中学,他们内心是有着自豪的,也有着遗憾与忧伤。

 

说到群英中学,一定要提一个人。夏嵩(1876~1944),字逸凫,当地的开名绅士,陈毅军长当年在盐城时曾专程拜访过他。他的一生,激烈、厚重、沧桑,足以写一部传奇小说。读过私墪,参加过科举,接受过旧时教育,后又东渡日本,攻读于早稻田大学法律专业。回国后,获选山东泰安即用知县。后一直乡居楼夏。在楼夏村的威望,如同文学故事中的族长一般。

 

他一直不变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对国家的忠孝。群英中学,就是夏嵩先生捐田百亩作为办学基金创办的。也许他是想通过教育,实现自己救国的理想。令夏老先生感动欣慰的是,后来的群英中学,也走出了许多的优秀人才。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