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干部的摇篮(李世安)

 

革命战争年代,因迫切需要人才,县委、县政府即在驻地高作长北滩周围举办青干校、培训班、研究班,为根据地培养了大批革命者。今县境有不少老干部,就是当年从这座摇篮里走出来的。

 

从建县开始,县委就将培训骨干、解决干部不足问题作为根据地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19421月,还处在抗日战争艰苦的时期,为了要一批人到县、区做抗日民主工作,县委就在长北滩王家祠堂开办了首期干部培训班,对象主要是青年学生中的积极分子,约有200多人,训练3个月时间,然后分配到县、区工作。原国家燃料局局长(现国资委)北京振兴盐城咨询会主任王俊老同志,就是通过这次培训后参加革命工作的。19439月,抗日战争到了相持阶段,原被日伪侵占的区、乡,大都被我收复。要扩大建设根据地,首先要有干部,于是县委决定创办建阳县青年干部学校,作为培训地方干部的一个常设基地。除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外,还委县文教科长孙兰兼学校校长,校址设在长北滩东边吕家老舍。建校后,随即举办了第一期干部培训班,这期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乡、村干部,有70多人。曾任安徽肥东店埠区区委书记王正枝、盐城农校党委副书记许长华、县妇联(建国前),主任唐光真等同志,即是从这期培训班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以后直至抗战胜利,又连续举办了3期,每期3个月左右,共培训了300多名德才兼备的干部。学习的内容完全是根据当前形势需要和学员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学习时事政治,统一时局的认识;第二单元,学习毛主席有关群众路线的论述,从理论上搞懂为什么要做群众工作;第三单元,是革命人生观的教育,纠正学员中某些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一心为革命的思想;第四单元,是各种业务知识的学习。针对当时公安、司法、文教以及农、工、青、妇等方面缺干部情况,重点进行了这方面有关知识讲授。地委领导人曹荻秋、县委书记金韬、刘阳生都到班做过报告。青年干校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对培养人才、输送干部,发挥了很大作用。经过培训的学员,大部分被分配到区、乡担任领导工作,也有部分被分配到县直单位担任中层干部的。他们在干校学习时间虽短,但都学到了真知灼见,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工作能力,基本上能胜任所担负的工作,受到各方面的肯定。1944年,为适应对敌斗争形势和加速培养干部的需要,又将高作、三许两所小学改为初级干部学校,竭力为抗日培养骨干力量。

 

­­­在强化的输送干部的同时,重视对文化教育人才的培训工作。当时,外地有一批文化人和新安旅行团骨干在长北滩,县委、县政府就请他们开办文娱导演训练班、秧歌舞集训班、墙头诗研究班、冬师轮训班等,培训了一批又一批宣传骨干。在那峥嵘岁月里,高作境内“村村锣鼓响,乡乡演戏忙。”高作河畔,洗泥沟两岸,到处是人欢马跃,革命激情高万丈。一区所在地的高作镇业余剧团,在县、区领导的直接关怀下,新文艺工作者的面对面指导下,演艺水平不断提高。从1941年建团起,该团就成为县、区的一支重要宣传力量,不但演遍了中心区和游击区的乡镇,还经常同新四军三师的七旅、八旅文工团同台演出,为抗日支前、拥军优属、根据地建设,起了配合、推动作用。又为附近乡村代培了一批优秀演员。在1943年参军运动中,荣获盐阜区参(军)动(员)宣传一等奖。当时县委在长北滩周围创办的各类训练班,包括干训班,都是开门办学,能者为师。培训班既是学校,学员们学政治、学文化、学业务,又是一支宣传队、工作队,利用课外下基层,深入乡村,紧密配合中心,做好抗战宣传,组织群众参加反扫荡斗争。同时,又是一支生产队。在当时大生产运动中,学员们发扬南泥湾精神,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纺纱织布,拉砻舂米,加工军粮来增加收入,补助伙食。在农忙时,帮助附近群众割麦栽秧,还常领群众打坝、破路,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抗战时期,建阳县各类人才拔萃,是与县委的重视、培养分不开的。不少老同志说县委所在地的高作,是育人的熔炉,输送人才的基地。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