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建湖著名的淮剧演员

                   

建湖境内对淮剧作出较大贡献并有一定影响的早期艺人,除吕氏、骆氏、何氏三大家族团班外,男旦、老生演员有时炳南,他擅演《骂灯记》中的王月英、《方卿见姑》中的姑母及《五台山》中的杨继业,是早期淮剧界“三大教主”之一;男旦演员梁广友则是早期淮剧“四大名旦”之一;文武老生何孔标除演本行戏外,还能兼演花脸、小丑,几乎各行皆能,为当时淮剧界三大巨头之一,被人称为“元始天尊”。

                  

由于建湖一直是淮剧发展的中心之一,当时许多盐城籍的如武旭东、单连生等,阜宁籍的谢长钰、谢长和、戴宝雨等(均为沟墩人,沟墩曾隶属建阳县),主要在建湖搭班合伙演出。另一方面由于建湖建县较迟,加之政区调整,不少建湖籍的演员被记为盐城、阜宁籍,如周二娘、杨金花、韩太和、陈为翰等。但这些演员都为淮剧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也都是建湖淮剧的骄傲。

                  

解放后建湖籍大批著名艺人活跃在各地淮剧舞台上,其中有上海淮剧团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何叫天、徐桂芳,江苏省淮剧团的华良玉、华美琴、徐长山和主胡居乐、鼓师陈元龙,阜宁淮剧团的马惠珍,射阳淮剧团的筱月亭,宝应淮剧团的沈月红,涟水淮剧团的李玉芳和滨海淮剧团的吕瑶谦等。这充分说明建湖作为淮剧的故乡,曾向各地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淮剧艺人。以下着重介绍对淮剧传承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著名演员,以及部分影响较大的演员(以建湖籍为主):

                  

彭友庆18611936) 老生。建湖草堰口人。自幼从艺,学习徽戏,基本功扎实,能戏颇多。在盐阜一带搭班演出时,既唱“大戏”(徽戏),也唱“小戏”(三可子)。1916年,与倪福康、梁广友、周洪奎等相继到上海,与韩太和、何孔标等合作,改唱江淮戏。他和谢长钰合演的《三戏白牡丹》,最受欢迎。叔彭端书,幼时读过私塾,曾据当地真人实事,编唱《丁黄氏》。先穿巷敲小盘清唱,后在上海大兴街芦席棚内编成江淮戏剧本,红极一时。晚年转为曲艺演员。弟海庆(彭五),擅演老旦。子正清,工二花脸,有“活周仓”之称。

                  

时炳南18651929) 建湖县人。原为医生,后正式习艺。初学旦角,后改老生,能演《骂灯》的王月英、《方卿见姑》的姑母及《五台山》的杨继业、《九更天》的马义、《一棒雪》的莫成等。多才多艺,颇有威望,在早期的淮剧界中,与武旭东、何孔标并称为“三大教主”。晚年,在上海“民乐”戏院任后台总经理,熟悉业务,又乐于提携后进,徐寿宝、张松林、陆三龙、顾汉章、曹月红等,均曾受他教益,当时有“时圣人”之誉。义子时少楠(陈广全),武生演员。能演《翠屏山》的石秀、《潘金莲》的武松、《西游记》的孙悟空等,后任幕表编导。建国初期去世。

                  

韩太和1867-1958)  又名国茂,小名小磨子,建湖草堰口人。初学香火戏、徽戏。工旦角,如《大保国》的李艳妃等。后改老生,如《青风亭》的张元秀等。1907年,逃荒到上海,在闸北的江北大世界,敲筷子清唱。后与何孔标、潘天才、周廷福、武旭东等先后合作,在太平桥小菜场等地演出江淮小戏,先是坐唱,后穿服装表演,很受欢迎。后又迁到由刘柏川开的民乐戏院演出,影响逐渐扩大,便以其子侄辈为骨干,组建“韩家班”。三十年代以后,因年迈退出舞台,长期帮助戏班说戏,辅导后辈习艺。

                  

吕维翔1872-1960)  武丑。建湖石桥头人。出身梨园世家。其父吕锡元,道光十八年(1838)生,是下河徽班文武生。维翔与其兄弟六人,均为徽剧演员兼唱“香火戏”。清末民初,很多徽戏艺人与“三可子”戏合班,逐渐改唱江淮戏。维翔工武丑、武净,家学渊博,曾与苏正中、骆步蟾等同班演出,并与骆共过衣箱,组建“合益班”。擅演《时迁偷鸡》、《蒋干盗书》、《活捉》等剧。演《三盗九龙杯》中杨香武,“爬竿”之技艺尤为惊人。演《探阴山》、《红梅阁》、《阴阳河》等剧的判官,“椅子功”出色。是淮剧草创时期的花脸演员之一。

骆步蟾1876-1941)  男旦。建湖石桥头人。自幼习艺,戏路很宽。能唱徽戏、京戏,也能唱“香火戏”、江淮戏。各种行当,皆能胜任。先演文武旦,如《水漫泗州》中水母、《战金山》中梁红玉、《湘江会》中无盐娘娘、《坐楼杀惜》中阎惜姣等,唱做兼擅,又能翻腾跌扑、打“出手”。后改花脸与红生,擅演《斩颜良》、《水淹七军》、《辞曹》、《过五关》等剧的关羽。基本功扎实,在盐阜、清(江)淮(安)宝(应)一带,颇有名声。常与吕维翔同台演出,并曾共过衣箱,一起组班。在淮剧草创期间,有一定影响。叔伯弟兄步宽、步兴、步卿、均为徽班“香火戏”演员。其侄骆宏彦、骆月楼,曾向他学习花旦、小生戏,后也都成为淮剧的著名演员。

                  

倪福康1878-1962)  建湖上冈人。初学“僮子”,唱香火戏。后拜当地著名徽班净角演员苏正中为师,也曾向时炳南问艺。学青衣。擅长唱功,长期在苏北的“老乡班”参加演出。在“徽夹可”时期,改唱江淮小戏。民国初期,携外甥梁广友、梁广义等同赴上海演出,为江淮戏立足于南方作出一定贡献。倪福康长于徽、京二路,会戏众多,戏路极广,青衣、彩旦、花脸、老生,各种行当皆能胜任。子少鹏、徒华良玉,均为淮剧著名演员。

                  

何孔标1882-1953)  生、旦艺人。又名何小碗子。建湖县人。幼时随单连生祖父习演徽剧,工文武花旦。刻苦练艺,功底深厚,在《红梅阁》中扮演李慧娘,台步稳健,腰腿功夫扎实,救裴生时的翻扑摔打,演技精彩。在《贵妃醉酒》中扮演杨玉环,摆出二十四个美人姿势,造型优美。“肚子大”,戏路宽,能掌握各类行当技术。中年时,改演文武老生、花脸与小丑,并能演猴戏《闹天宫》和武生戏《三挡杨林》等。被同行誉为“大二三花脸,老少副末旦,各种行当戏,演啥都象啥”。民国初期,随何孔德到上海,改唱江淮戏,首演于南京三合街三义戏园。以唱念做打俱佳,在淮剧界享有盛誉,人称“元始天尊”。他擅演的戏有:《打侄上坟》的陈百愚,《取都城》的刘璋、诸葛亮。《二度梅》的陈东川,《陈桥兵变》的赵匡胤,《大保国》的徐延昭,《下河东》的呼延寿廷、欧阳方,《雁门关》的潘洪,《九焰山》的武三思,《拾玉镯》的刘媒婆等。尤以演《祥梅寺》的了空和尚与《活捉三郎》的张文远,有走矮步与耍佛球、耍甩发、喷面彩等技艺。他与韩德胜合演《乡城会》,两个彩婆风趣逗乐的喜剧表演,生活气息浓厚,很受观众欢迎。

                  

周二娘1884-?)  女艺人。建湖草堰口人。拜师彭友庆。先唱徽剧、京剧,后改淮剧,嗓音动听,擅演青衣角色,如《大保国》的李艳妃、《武家坡》的王宝钏等。表演细致、传神,苏北有“周二娘小戏格式多”之称。是淮剧界最早的女艺人之一。

                  

骆步兴1889-1960)  男旦。建湖石桥头人。父骆恒昌,唱徽戏、“香火戏”,做“僮子”。自幼受家庭的艺术薰陶,学唱徽戏旦角,后改唱江淮戏。基本功非常扎实,能戏颇多,很多老艺人倪福康、华良玉等,都曾受他教益。其侄彦中、宏彦、月楼,均在他指导下,步入艺坛。民国初期,大批苏北艺人进入上海,他也是较早去南方的淮剧艺人,对淮剧立足于上海,也有一定贡献。中年以后,改演花脸。曾为戏院领班,也能演唱扬剧。并且熟悉文武“场面”,吹拉弹唱,均很精通。

                  

嵇佳芝1889-1962)  男旦。建湖人。青年时代在家务农时,即学做“僮子”,演唱“香火戏”,后逐渐成为职业江淮戏演员。早期在盐阜一带演出,本世纪二十年代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曾去上海及江南一带从事演出活动。他擅演青衣,也演彩旦。在《骂灯记》中,前演王婆,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后演王月英,大段演唱,起伏多变,刚柔相济,极见功力。三十年代初,他同女门生王亚仙合演《双骂灯》,别具一格,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苏北,致力于组织班社,先后在陈(玉清)家班、双盛班、谢家班任“外写”(领班)。这一时期,兼演老旦。民国三十二年(1943),在盐城组织嵇家班(新双盛班)。民国三十五年(1946)底到上海后,戏班曾改名“美艺”。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群艺”。

                  

吕祝山1893-1962)  净角。原名吕本祝。建湖石桥头人。祖传学戏,是吕氏门中从艺的第六代。先唱徽剧、京戏及香火戏,后改唱江淮戏,是淮剧最早的花脸演员之一。嗓音宏亮,扮相魁伟,天生“虎音”,人称“江淮一声雷”。专工“粉脸”(文净),兼演老生。二十年代初期,离开盐阜地区,去苏南,杭嘉湖等地演出。后长期在上海搭班,曾与淮剧界二十五位名伶结为义友,被认为是淮剧“粉脸”的代表人物。常演剧目有《雁门关调印》、《凤仪亭》、《断太后》等。建国后,曾参加上海合兴淮剧团工作。弟本庆、本亮等均唱“香火戏”。长子其谦,老生演员。次子瑶谦,鼓师。

                  

徐长山18961963) 颜单镇走马沟人,徽剧三代家传。6岁从师学艺,15岁登台。1933年在上海加入江淮戏班,长期与马麟童、何叫天、筱文艳、杨占魁等合作,戏路极广,小丑、老生、花脸、红净皆可胜任。1959年转入江苏省淮剧二团。

                  

晏醉春1900-1931)  女艺人。建湖县人。自幼随父习艺,文武兼长。擅演徽、京两路的旦角兼演江淮戏。如《七星庙》的佘赛花、《女审、包断》的秦香莲等,也能反串老生,如《李陵碑》的杨继业、《桑园会》的秋胡等。演技颇佳,在苏北里下河一带颇有声望。当时以她为主组建戏班,常与江淮戏艺人合作演出,是“京夹淮”时期较有影响的女艺人。其父晏志高,早年由“僮子”转入徽班学艺,老生演员,艺术造诣较深,曾领戏班。

                   

李玉花 (1899-1970)  女艺人。建湖冈西人,又名“潘二娘”,10余岁登台演戏,师承徽班艺人彭友庆,又得淮剧艺人李如金、陈龙英指教。1921年赴上海,以唱工见长,擅长六字结构的自由调“滚板”,词曲别具一格,被誉为“李玉花调”。抗日战争后期回到建湖,为苏北享有盛誉的女红角。1945年应上海高升大戏院之邀在沪公演《女审包断》和《赵五娘》,被京剧大师梅兰芳赞为“乡土气浓、声情并茂”。新中国成立后为后辈精心传艺,与筱惠春合力创办春光淮剧团,直至退休。

                  

梁广友 (1901-1935)  男旦,又名梁琴芳,建湖上冈人。幼年学艺,工青衣,苦练出一副久唱不衰的好嗓子。有一定文化基础,尤以即兴编词为人所称道。《骂灯记》是其代表作。因长期与谢长钰(沟墩人,擅京剧)同台,颇受京剧影响,渐跳出纯唱范围,学得唱、做、念、打全面的表演艺术,被列为江淮戏“四大名旦”之一。后因劳累成疾,1935年殁于上海,年仅34岁。

                  

陈为翰1903-1961)  生角。曾用艺名盖天红,建湖县人,祖辈徽班出身,幼学“僮子”。九岁开始习演徽剧,参与做神会念忏与“香火戏”演出。后入“谢家班”,由谢瑞龙传艺,初学武生,后改唱老生,因身材魁伟,嗓音宏亮,又兼学红生。十六岁起,改唱江淮戏,参加“三可子”演出,首演剧目《生死板》。1927年,与谢长钰、戴宝雨等一起探讨淮戏曲调唱腔,为[拉调]的诞生作出贡献。又将从僮子念忏中关公挂印封金之内容,增添旦角曹月娥,编成《关公辞曹》。与谢长钰合作,在上海南市太平桥小菜场戏园等公演。一炮打响。在《三戏白牡丹》中,陈演吕纯阳,谢演白牡丹。在《三堂会审》中陈演刘秉义,谢演苏三,均被认为珠联璧合。其它擅演剧目尚有《临江驿》、《扫松下书》、《扫雪打碗》、《南天门》与《岳飞》等,尤以关公戏最为成功,气质威武,嗓音宽厚,被誉为淮剧红生的最佳人选。三十年代,为扶持初露锋芒的筱文艳,合作演出《关公辞曹》,引人注目。1954年,参加上海市人民淮剧团,并为上海淮剧改进协会口述许多传统剧目。1961年,曾受聘于上海戏曲学校任教。

                  

 沈月红1910-1958) 男旦,建湖上冈人。原名沈长贵,字金生。自幼学艺,先后拜倪福康、武旭东为师,工文武花旦,尤擅风骚旦。后兼工青衣、老旦、彩旦和老生、粉脸、红脸、黑头、丑角,塑造出众多人物形象,在淮剧界影响较大。1946年起,他在南京组织胜利班,声誉极盛。1956年,创立泰兴胜利淮剧团,后调至宝应淮剧团。1958年,在演出连台本戏《铁台山》时,突发疾痛,救治无效。

                  

华良玉1910-1981) 建湖上冈人。1921年随倪福康学戏。1930年在上海拜嵇佳芝为师。小生、老生、花脸均能应工,尤擅风流潇洒的“一滴小生”。他演唱的连环句,口齿清楚,很有特色。拿手戏有《王文与刁刘氏》、《方卿见姑》、《罗英访贤》等。1952年,组织合兴淮剧团,任团长。1955,年加入阜宁淮剧团,1958年进江苏省淮剧团,其女华美琴为著名旦角演员。

                  

徐寿保1911-1950)  老生。建湖庆丰乡界牌桥人。原名藩圃,十四岁起,随父做“僮子”,唱“香火戏”,并参加“三可子”戏班演出。十八岁时,向楼王镇的舅父王如顺学艺,先演徽戏,后改淮戏。专演“红生”及做派老生。他扮演关公,仅化淡妆,出场后,脸即变红,端庄威严,甚为传神,颇受内外行的推重。何益山的“红生”戏,就曾受他的教益。常演《南天门》、《九更天》、《临江驿》等剧,唱做翻摔,技巧精湛,在里下河一带享有声誉。抗日战争前,徐寿保曾到上海演出。日军侵占上海后,返回苏北,自备衣箱,组建戏班。先后合作的有董桂英、李玉花、杨玉花、耿麟童、董月红等。其妻许凤仙,盐城许家巷人,自幼随父唱“门叹词”,后也为淮剧演员。

                  

骆宏彦1911-1982)  男旦。原名骆文林,小名二灌子,建湖上冈人,出身梨园世家,祖辈从事徽剧。其祖父骆恒昌,父步升,伯步蟾、步宽,叔步卿,均为徽班或“香火戏”艺人。幼受家传,工花旦。其弟月楼(又名骆文松),习文武小生。兄弟常同台演出《凤仪亭》、《断桥》等剧。二十年代末期,随父辈到上海闸北义和园,演出《白蛇传》等剧,扮相俊秀,唱做俱佳,备受欢迎,其稍通文墨,谈吐唱戏皆有文采,常吸取徽、京艺术特点,丰富淮剧剧目与表演艺术。三十年代初期,在南市吴家木桥鼎新舞台,与马麟童、刘鸿奎等同台演出时,邀聘绘景师邓格非在《牛郎织女》中,使用软硬布景装置,渲染舞台气氛。从此,江淮戏舞台开始重视舞台布景设施。骆宏彦善于团结艺人,尊重并支持他人的艺术创新。当谢长钰始创的[老拉调]问世后,他率先带头演唱。后来,筱文艳的[自由调]诞生后,他不仅自己演唱,并去各淮戏班社游说,终为同行所接受,广为流行。骆宏彦与田汉、洪深、梅兰芳等戏剧界著名人士均有交往。在武旭东、马麟童、何叫天等人的协助下,1945年,成立由骆宏彦为主任的“上海江淮戏公会”。1946年又成立上海江淮戏联谊会,田汉、洪深曾亲笔题诗相赠。1950年,任“上海淮剧改进协会”主任,协助文化主管部门,贯彻“改戏、改人、改制”政策,并协调各淮剧团人员的工作关系,开展传统剧目整理工作,编纂《淮剧韵辙》,保留大批珍贵资料。“文化大革命”中,受害致残,长期瘫痪, 1982年病逝。

                  

杨金花1911-1985)  女艺人。建湖草堰口人。自幼随父(杨如谨)、兄(杨月清、杨月楼)学艺。十八岁,在盐阜地区的“东路”江淮戏中初露头角。同年,在运河沿线演出,学唱西口[淮调],不断融进[拉调]、[香火调]等唱腔中抒情柔美、自然流畅的成份,逐渐形成了刚柔相济、自成一派的东路清板[淮调],乡土气息浓厚,具有民歌风味,甜润清新,醇厚动听。对淮剧声腔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1943年前后,杨金花在西口运河一线,与周茂贵、郝寿山、吴寿琴等人先后同班。1947年,与朱长胜、梁文喜、五岁红(栾玉华)等人于清(江)、淮(安)、宝(应)一带搭班。专工花旦、青衣,人称“杨小闺女”,红极一时。1949年,曾领班去天长、六合、南京、镇江等地献艺。1950年,与王为民、王为德等组成淮光剧团。1953年,与梁文喜、栾玉华等组建滨海县淮剧团。1956年到1958年期间,曾先后被邀聘为江苏省戏剧训练班、盐城市艺术学校与滨海县艺术训练班老师。

                  

何叫天19192004)  建湖冈西人,原名何万泰,国家一级演员。8岁学艺,10岁登台演出,后赴上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与筱文艳、马麟童等筹办上海淮光剧团。通过长期的演艺实践,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何派”生腔艺术,创造了自由调“连环句”,极大地丰富了淮剧唱腔表现力,为淮剧唱腔艺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一生塑造了许多艺术形象,成为淮剧的“一代宗师”、戏剧界一面旗帜。这位从淮剧故乡走出去的杰出艺术家,历任上海淮剧团艺委会主任、副团长、艺术顾问等,是上海第一、第二届政协委员。

                  

徐桂芳(1919-1988)  男旦,建湖庆丰人,原名贵圃。10岁师承陈玉庚学淮戏。1906年,去上海随沈长发学艺,工青衣、花旦。40年代末改老旦。1951年参加淮光淮剧团后,专业老旦应工,创造了独特的徐派老旦唱腔。1960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是淮剧界颇有声誉的艺术家。其代表作有《探寒窑》、《岳母刺字》等。

                  

筱月亭1917-1964)  生角。原名符兆郎。建湖上冈人。工小生,以唱功见长,大段唱词能即兴编就,而且妙语如珠,富有生活气息,人称“词博士”。有时独自在场,边编边唱,既俏又绝,极受观众欢迎,被雀为“唱不死的筱月亭”。1955年春,参加射阳淮剧团。

                  

唐雪芳  1922年生,建湖人,原名叶素娟,早期淮剧界著名旦角女演员,上世纪四十年代成名于上海,与何叫天、杨占魁、筱文艳等齐名,是上海淮剧界相当有影响的名角之一。凭着多年的舞台演唱实践,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始创了淮剧唱腔中的“大悲调”。1958年,回到建湖淮剧团,演过《红岩》中的双枪老太婆等。1978年退休。

                  

马惠珍1933-1974)  女,高作人,旦角演员。五岁随母学艺,九岁登台。后在上海师从武云凤。1953年进阜宁淮剧团,为主要演员。1954年任阜宁淮剧团副团长,她幼年专工武旦、刀马旦,擅演《七星庙》的佘赛花、《薛丁山征西》的樊梨花。后特工花旦,扮相艳丽,唱做俱佳。饰演《急拿王兆》中周巧云一角,尤其为人赞赏。

                  

石麟童1934-1999)  建湖湖垛镇人,著名淮剧演员。早年随父做僮子,先在京剧班学打击乐,后改学戏。自54年至68年剧团撤销前,一直在建湖县淮剧团工作。擅演须老生而深受观众喜爱,曾在《秦香莲》中饰包公,《五王反京》中饰老丞相,《寇准背靴》中饰寇准,《十五贯》中饰况钟,在传统古装戏中饰演了许多须老生舞台形象。在现代戏中塑造的正、反以及中间派的舞台人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文革”后,在阜宁县淮剧团工作,主演的现代淮剧《一字值千金》曾影响全国,九十年代借调盐城市淮剧团主演的《鸡毛蒜皮》获国家级专项大奖。1999年病逝。

                  

筱海红  1934年生,建湖庆丰东吴庄人,原名吴彩霞,国家一级演员。1940年随父母学艺,工文武花旦兼青衣。1949年加入上海联谊、建新两团,后又入上海淮剧团。代表作有《九件衣》、《哑女告状》等,曾当选为上海市闸北区人民代表,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文化工作者。

                   

周桂珍  女,1938年生,艺名“筱蝴蝶”(群众称为“小蝴蝶”)。“文革”前为建湖淮剧团当家旦角、副团长,是淮剧流行地区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成功塑造过多个旦角人物。1975年协调至泰州淮剧团任副团长,多次参加会演并获奖。

                  

徐佩华  (1944-1992),生于上海,祖籍建湖,国家二级演员,工刀马旦、青衣,艺名筱玉梅。1956年进上海浦光剧团,拜筱文艳为师,在淮剧舞台上饰演过多种角色,获优秀演出奖多次。

                  

刘素华  女,1944年生。19546月进建湖淮剧团,为主要旦角演员,工花旦、青衣。从艺40余年,主演了《蔡金莲告状》、《祥林嫂》、《公公做媒》、《白蛇传》等,曾获省“百场奖”、优秀表演奖。

                  

何双林  19456月生,上海淮剧团著名演员、导演,国家一级演员。1957年随父何叫天学艺,1980年进上海戏曲学院导演班进修。在新编古装戏《金龙与蜉游》中塑造金龙一角,获国家优秀表演奖,同时获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他在淮剧舞台上塑造过众多人物形象,并导演过淮、越、京、锡、昆、话等多剧种剧目,系戏剧界较有影响的人物。

                  

戴建民  1946年生,国家二级演员,曾任建湖淮剧团副团长、党支部书记,1999年退休。他出生梨园世家,幼时随父母学艺,基本功扎实,工小生兼老生,戏路宽,正反角色均能胜任。他能演唱,善文善武;唱腔韵味醇厚、优美动听。从艺50余年,塑造了众多舞台形象。

                  

王锦宜  女,1947年生,建湖淮剧团主要旦角演员。1959年进团,从艺40余年,工花旦、青衣,文武兼长。其代表作有《白蛇传》、《哑女告状》、《秦雪梅吊孝》、《江姐》等,曾获省、市优秀表演奖。

                  

秦玉莲  女,1948年生。建湖县淮剧团主要旦角演员,工花旦、青衣、彩旦。1959年进团,从艺40余年,在《屠夫状元》、《白蛇后传》、《烽火同心》、《大明贤后》等剧中,塑造过多个角色。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