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建国后建湖淮剧的两大鼎盛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关心淮剧艺人的生活,帮助他们重整戏班,恢复演出,使流散各地的艺人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在党和政府“改人、改制、改戏”的戏曲政策推动下,淮剧队伍迅速得到发展壮大,面貌焕然一新,淮剧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建湖淮剧团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团时起,先后用剧本取代了幕表戏、导演制取代了手口相传、作曲取代了演员的即兴演唱,舞美设计也开始走向净化与美化。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导下,淮剧故乡建湖连年出戏又出人,形成建国后第一个鼎盛时期。到“文革”前为止,建湖县淮剧团先后演出了《五王返京》、《社长女儿》、《红色种子》、《赤道战鼓》、《宝莲灯》等十多部大戏。演员中就涌现出周桂珍、石麟童、刘开成、吴麒麟、吕其谦等一批在淮剧观众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的名角,尤其是周桂珍,她的艺名“小蝴蝶”像著名的品牌一样,誉满城乡,完全当得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八个字。

                  

“文革”期间,淮剧艺术遭到摧残,它的命运和全国各地方剧种的命运基本相同。文革后期,以“文革”前的优秀青年演员为主体,恢复组建了建湖县淮剧团,以移植京剧样板戏为主。19754月,建湖淮剧团在淮阴大众剧场演出《洪城枪声》,连续45天,场场爆满。1977年冬,率先排演传统戏,次年初在淮安首演古装戏《逼上梁山》。改革开放后到八十年代,建湖淮剧迎来了新的鼎盛时期。建湖淮剧团积极创作上演了《卖蟹》、《公公做媒》、《水乡二柳》、《盘龙山》、《翻眼无情》等现代戏和《香罗恨》、《南归记》等古装戏,涌现出以“一生(戴建民)、三旦(刘素华、王锦宜、秦玉莲)”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中青年演员。由于行当齐整,实力雄厚,剧团所到之处,观众无不热烈欢迎。由17名乐师组成的中西结合的乐队在当时,地、县级剧首屈一指。《祥林嫂》一剧在上冈一次连续上演73场,没有一张余票,真可谓盛况空前。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