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代中晚期的启蒙

                  

清代中期以降,西北乡僮子做会已发展为多人同时演唱,很快又形成你唱几句、我唱几句的对唱,渐而再发展成为一人扮演一个角色,按情节需要,由数人轮番演唱的形式,最后干脆有了明确的分工,由简单的说唱变成人物在台上活动。这时,香火戏才脱离说唱的胚胎,形成独立的戏剧形态,淮剧由此开始步入它的启蒙阶段。

                  

上冈镇夏家桥的严氏兄弟五人,于清同治初年(1865年前后)组成严家班,由做僮子转为演戏,并把徽剧的某些唱腔和香火调结合运用于戏中的靠把老生(武将),称为靠把调。有一次,严家班应海盗之约,不顾安危去演戏,结果安然返回,一时被四乡八舍传为奇谈,而严家“五虎”也由此出了名。光绪四年(1878)出版的《返魂香传奇》(剧作者宣鼎曾在盐城县衙做过4年幕僚)一剧中,还采用了淮剧早期的《川心》、《满江》等辅助曲调。如果不从徽班进京而仅从严家班独立演戏算起,淮剧也有140多年的历史了。

                  

开始时,淮剧演出的规模较小,形式上也还留有“香火戏”的胎记,只能搬演一些小生、小旦的“对子戏”,后来加进了小丑,称为“三小戏”。不久又从徽剧、扬剧中移植了一批民间小戏,如《三杀》、《滚灯》、《借贷》、《活捉》等,演出形式渐趋活泼。然而,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水、旱、蝗灾不断,清朝政府的苛捐杂税又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致使民生凋敝,百业俱废,演剧的艺人则更为艰难,只好四处流浪,形同乞丐,在黑暗中苦熬了半个多世纪。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