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淮剧杂技 > 淮剧研究 > 正文

永不凋谢的艺术之花(王学言)

——追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马秀英

发布日期:2016/12/11 16:58:56  阅读:3547  【字体:
 

 

 

2012年元月3日,是个不幸的日子,当我获悉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马秀英不幸病故的噩耗,简直不敢相信,感到无比的悲伤。顿时,她那精湛的艺术天赋和谦和为人的音容笑貌,在脑海中一幕幕呈现,勾起了笔者与她相熟几十年间的一件件往事。

 

1936年出身在梨园世家、8岁随父马麟童从艺的马秀英,为上海淮剧团一级演员,上世纪40年代就上台演出,1951年加入淮光剧团(上海淮剧团前身),主攻刀马旦、花旦和青衣,全身心投入到淮剧的光大和振兴事业中去,她曾3天连演三个专场,被业内人士称为“唱不倒、唱不死的马秀英”。她在淮剧艺术殿堂里孜孜以求70多个春秋,一举成为淮剧界的领军人物。解放前,年幼的马秀英在父亲的熏陶下,钻研技艺,跌爬滚打,度过了一个个艰难的岁月。新中国成立后,马秀英把弘扬淮剧艺术,作为新一代青年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始终以精湛的技艺出现在淮剧舞台上。她与筱文艳成了上海淮剧艺术界的精英。50年代抗美援朝期间,曾随国家慰问团赴朝慰问演出,被志愿军和朝鲜人民誉为“友好使者”。60年代,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观看由她和筱文艳主演的《白蛇传》、《三女抢板》等节目,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被周总理称之为:“家乡戏的艺术精英。”当时,无论是在大上海,还是在淮剧的“娘家”苏北地区,一提到淮剧马秀英名字,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她那浓厚的淮腔淮调和高雅的表演艺术给观众带来了艺术的享受和无比的欢乐,真正是唱红了大江南北。然而,马秀英自己不因为名声的提高而放弃对艺术的追求,每次排练节目都十分认真、力求创新,直到古稀之年仍契而不舍。用她自己的话说:“艺无止境,只有不断攀登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马秀英与筱文艳、何叫天等人奇峰竞起,成为淮剧巅峰上的一棵不老松。她唱做俱佳,声情并茂,自成一派。其嗓音甜美脆亮,中气充沛,唱腔刚柔相济,极富淮剧本色韵味,用唱腔刻划人物是她最为鲜明的艺术特征,在《郑巧姣》一剧中,她将其父马麟童首创的生腔马派运用在自己的旦腔中,大段抒情时一泻千里,独树一帜,极大地丰富了淮剧唱腔的声腔艺术。数十年艺术生涯中,她独创了很多唱腔,至今被广为传唱,经久不衰。

 

马秀英是全国著名的淮剧表演艺术家,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从艺70多年来,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其中《白蛇传》中的小青、《三女抢板》中的王玉环、黄秀英、《探寒窑》中的王宝钏,《琵琶寿》中的秦香莲、《爱情的审判》中的凌锁妹,《牙痕记》中的顾凤英和《吴汉三杀》中的王玉莲、《郑巧姣》中的郑巧姣、《李翠莲》中的李翠莲等众多性格鲜明的舞台艺术形象,给观众以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憾力。1956年主演的《探寒窑》,1980年主演的《爱情的审判》、1993年参加全国戏曲交流会演,均获得表演奖。1995年获中国唱片公司金唱片奖。先后多次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文化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上海淮剧进沪百年庆典演出活动,马秀英以72岁高龄出征挂帅,一段《郑巧姣》选段“忘不了”艺惊四座,掌声雷动,台上台下欢呼声一片,赞不绝口。

 

在马秀英从艺的日记里,不仅把艺技的提高视为生命线,更重要的是她有一颗乐于奉献淮剧艺术的赤诚之心。可以说在她过去人生旅途的70多个艺海苍桑岁月中,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演出舞台上。那时,平均每年要演出300多场次,她的家虽然在上海,但有时回到上海都来不及回家,又匆匆随团出发了。她的三个孩子,都是在外婆的拉扯下长大的。难怪她谈及到这些,有一种说不出的愧疚。的确,为了事业,为了使艺术为大众服务,为了满足观众对她表演艺术的渴望和追求,马秀英已经竭尽全力。1974年的一天,她突然被车撞伤,经医生诊断为肋骨受伤、肾破裂出血,病情十分严重,需立即住院。但当时正值演出《喊宫怨》,且票已售出,团领导得知消息后,十分理解,想贴出告示推迟演期。可马秀英得知后,竟不同意,说自己没问题。医生坚决不同意说:“人会有危险的”。最终医生还是拗不过她,只好同意,怕万一出事,医院派医生跟随她到演出现场。当她在舞台演出结束谢幕时,剧场内爆发出如雷般的掌声。可人们那里知道,马秀英是拖着被车撞后激烈的疼痛身体来参加演出的,当时全身衣服被汗水湿透了。一到台后,她晕倒了,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后才幸免于难。事后这一情况被一些票友得知,他们纷纷到医院探望。有一位与她素不相识,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来到她的病床前,拉住马秀英的手泣不成声:“闺女呀,你如此坚持演出究竟是为了什么”。其实对马秀英来说,奉献的何止又是这些呢了!她母亲去世,当时正在外地演出。得到消息后,她强忍着悲哀,待演出结束才匆匆回到家里,在老人的遗体前,她泪流满面,深深感到欠母亲的太多了,自己未尽到做女儿的责任,直到母亲临终也未能见上一面,成了马秀英的终身遗憾,料理完母亲的丧事她又匆匆赶往外地演出现场。

 

艺术为大众,艺术为人民。在团里大家都知道,马秀英不仅是艺术上的姣姣者,更是乐于吃苦的奉献者。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马秀英经常作为带队的负责人,深入到苏北农村演出,不仅要以身作则,放好样子,还要处理好日常事务。尤其是少数青年演职人员一到了乡镇农村演出,条件极其艰苦,生活环境不适应,马秀英总是耐心说服教育,要他们甘当老百姓的小学生,生活要简朴,衣着要本色,只有这样艺术才能贴进群众,贴近生活,才能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她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每到一处演出,她总是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记得有一次在周总理故乡淮安的一个小镇演出,少数青年演员争住条件好的宿舍,而马秀英不声不响地将自己的铺盖搬到卖票房里,当时正好下雨,票房四处漏雨,她只好用塑料膜盖在被子上。青年演员得知后,个个不再争宿舍了,他们深有感触地说:“老师都这样了,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马秀英生活十分清平,有时演出,常常以一碗面条或一只馍头就算一顿饭,二两米饭外加咸菜就心满意足了,所有这些,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在马秀英的艺术人生中,流传着一个个传奇而动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正是马秀英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地方剧种淮剧艺术的人生写照。多少年来,她淡泊名利、地位和金钱。多少年来,她吃辛受苦、默默奉献,用毕身的精力谱写淮剧事业的华丽篇章。尤其是她在离休后,仍一如既往不讲报酬,一方面登台献艺,一方面搞好传帮带。而这些,对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艺术家来说,实在难能可贵。曾记得2005年,笔者采访她,为何如此倾心于淮剧事业是时,马秀英一往情深地说:“作为地方剧种淮剧艺术,急待传承、抢救和提高,她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不可缺失。我作为一名老党员,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津贴,不能坐吃福禄,传承和弘扬淮剧艺术是我有生之年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回忆与马秀英相熟的往事,更使笔者无比感慨。记得那是1976年秋天,那时,淮剧风靡苏北大地,特别是上海淮剧团到苏北演出,真正是一票难求,人民剧场内外被挤得水泄不通。人们对淮剧有一种狂热的追求感。因我爱人是上海知青,淮剧团一位乐手(拉二胡)叫李宝根,是我爱人上海的好邻居,他来到建湖演出之前,受我岳父母之托,来看望我们。那天深夜,他与马秀英演出刚结束,来到县水利农机局家属区低矮的小屋里,李老介绍了上海“老乡马秀英”。从那之后,每次来建湖演出(那时几乎每年来一次),我们都要相见,由于我们年轻,他们来看我们,很不过意,有时,改由我们去拜访李老和马老。一连好多年没有间断,马老对我们以慈母般的关爱。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1980年我儿子刚出生,她很喜欢,从那之后,她还时常带些儿童食品和儿童衣服给孩子,使我们非常感动。她为人很纯朴、谦和,称我们夫妇为苏北的“老乡”,她每次来演出总要亲自送几张淮剧票给我们。可是当时,我们青年人对淮剧并不感兴趣,在她感召下,时间长了,我们也对淮剧渐渐产生了“感情”。

 

2004年圣诞节这天,我儿子在上海龙柏饭店举行婚礼,年逾古稀的马老应邀出席,她提前来到婚礼现场,她说:“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当时,她显得特别开心,在婚宴中间,她主动要求登台表演淮剧(一般情况下,她绝对不肯临时献艺的)。她那种精湛的唱腔赢得了全场宾客热烈的掌声,将婚宴推向高潮。与马老同时来出席婚礼仪式原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对她亦十分尊重,亲切地称她为马老师。

 

我们一家人在与马秀英的几十年的交往中,对她的崇高的艺术追求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非常崇拜,她是大明星,但没有一点名星的架势,真正是德艺双馨。2005年,本人专门采写了马秀英的人物专访《德艺双馨——马秀英》被多家媒体发表。我们通过马老还认识了淮剧界的众多名流,如莜文艳、何叫天(已故)、朱京霞、宦子庆(曾任上海淮剧团团长、上海艺术研究所党委书记)。1989年,由于马老的关系,在宦子庆的帮助下,我县成功地拍摄了建国以来首部反映水乡治水的电视剧《悠悠绿水情》。所有这些与马老的帮助与牵线搭桥是分不开的。

 

如今,马老走了,勾起我对她老人家往事的片片回忆。她虽不是建湖人,但建湖人曾被她精湛的技艺倾倒,每次来建湖演出,几乎是万人空巷;她不是建湖人,但建湖人对她的名字妇孺皆知;她不是建湖人,但她把毕身的艺术精髓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了建湖的父老乡亲,令建湖人敬佩不已。

 

建湖人怀念马秀英,建湖人感激马秀英,衷心地祝愿马秀英老师一路走好。马秀英老师那精湛的艺术形象和崇高的为人品格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她是一束永不凋谢的艺术之花,在水乡大地绽放。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