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淮剧杂技 > 建湖淮剧 > 正文

抗战时期的新淮戏(李世安)

发布日期:2014/4/15 14:57:45  阅读:2243  【字体:
 

 

抗战时期兴起的新淮戏,是淮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但为淮剧以后发展、定型奠定了基础,而且紧密地为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巩固和发展服务,显示了它的社会价值。

 

194010月,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辟盐阜抗日根据地,由于与当地老百姓的沟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部队的文艺工作者想到了老百姓喜爱的地方戏,将淮剧作为一种文化武器,向民众宣传抗日。当时新四军队伍里汇集着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精英,如著名的剧作家阿英(钱杏邨),音乐家贺绿汀、章枚,戏剧家丘东平、钱相摩等,他们在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等人的关心指导下,利用淮戏这一艺术形式,从编、导着手,采用“旧瓶装新醋”,去其糟粕,注入革命的政治元素,为现实斗争服务,开创了淮剧艺术创作演出现代戏的新风。淮戏原是一种谋生手段,唱“门叹词”沿街乞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即是“三可子”阶段,仍有许多艺人到处流浪,草台班子遍地皆是,也是以谋生为主要目的。直到民主建政,淮戏才真正成为人民大众和革命事业的艺术,产生了质的变化。不久,盐阜区成立淮戏研究会,编创了新淮调、新悲调等唱腔,并吸收扬州小开口等一些曲子,使淮剧的唱腔更加丰富。淮剧因此脱胎换骨,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民众面前,深受大家认同。这一时期的盐阜地方戏被称为“新淮戏”。

 

19414月,“苏北文化协会”成立,盐阜区各县淮戏得到了蓬勃发展。是年5月底,为适应抗战文化需要,湖垛(今县城)成立“大众剧团”,开始上演由专业文艺工作者编排的新淮戏。19419月建阳县肇建后,县政府在西北厢专门举办新淮戏培训班,教唱新淮调,并辅导化妆、导演,为普及新淮戏培训了一大批骨干。1942年夏、秋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来后,境内剧团则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谓村村锣鼓、庄庄弦歌、乡乡办剧团,出现了一股新淮戏热。建阳县(建湖县前身)除有县文工团外,各个区及乡镇都有业余文工团或业余剧团,有不少教救会、学校也有淮戏演唱队。新淮戏以自己的演出样式,唱的是淮调,说的是建湖方言土语,演的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家乡事,因此很受群众欢迎。其中建阳文工团、高作文工团、新阳剧团、华射剧团和二区教工剧团、海南中学剧团尤为活跃,他们不仅在根据地、游击区演出新淮戏,还到敌占区附近村庄去宣传演出,充分发挥了文艺的战斗作用。建阳文工团和高作文工团还多次与鲁艺文工团、三师文工团同台演出,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曾观看军民联谊演出,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19457月,高作区在西北厢举行以新淮戏为主的文艺会演,全区13个乡镇剧团260名演员参加,历时三天,盛况空前。其他各个区都在搞会演,声势很大。演唱新淮戏已成为解放区的一种风尚。

 

革命文艺是时代的晴雨表、风向标。各级领导在贯彻执行各项任务时,都利用新淮戏为宣传发动群众的重要手段,如发动参军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时,普遍排演了《好男儿》、《红鼻子参军》、《过关》、《去参军》等剧目,其结果是哪里演这些戏,那里就出现参加热潮。有时演戏刚结束,就有青年上台报名参军或父母为儿子报名参军。1943年搞参军动员运动,建阳县参军宣传在盐阜区最红火,村村锣鼓响,乡乡都演戏,荣获盐阜地委“参动歌声遍建阳”的锦旗和嘉奖。又如在国民党发动内战时,组织演出《照减不误》、《路遥知马力》、《保翻身》、《干到底》、《绝头路》、《生死同心》、《眼前报》等剧目,立刻就出现群众组织起来杀鸡盟誓,掀起反内战求解放的高潮。再如在组织大生产活动中,演出《兄妹开荒》、《懒龙伸腰》、《组织起来》、《同心土变金》等剧目,马上就在全县农村出现“家家纺纱、户户织布、村村办油榨”的生产自救场面。单赵墩一个村,就有422架纺纱车和6个织布(巾)工场,还开办了12家油坊,解决了抗日和生活的急需。那时,淮剧艺术已与现实斗争紧密结合,一有重大任务和决策,都有相应的剧本产生为其服务。新淮戏已占领农村整个舞台。老百姓说,要想了解抗日民主大事,看看新淮戏就知道了。新淮戏因此有着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